2020的最後一天,看了靈魂急轉彎Soul。
先說無雷的重點心得,非常推薦,大家觀看!!!
這是一部,會讓我想,一看再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適合大小朋友,
小朋友可以去享受一趟奇幻、刺激、勇敢、甚至是尋找自我的歷險,
大人可以去透過這部電影,重新獲得能量,重新好好整理自己和思考。
電影讓人感動,發人省思,更給我滿滿的正面情緒與能量。
以下,說說我想聊聊的幾點、和談談觀後感想和心得,
會有含有劇情透露,還沒看電影的、不想被劇透的,
請在圖片和虛線前離開哦!
會有含有劇情透露,還沒看電影的、不想被劇透的,
請在圖片和虛線前離開哦!

這部電影聊了很多東西
有夢想的追求、有家人的認同、
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更多對生命的思考。
有夢想的追求、有家人的認同、
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更多對生命的思考。
以下就聊聊,我自己的想法,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吧!
忘我靈魂V.S迷失靈魂
忘魂的靈魂,在電影中,是指當一個人,處在享受、專注、渾然忘我的愉悅狀態,可以說是一種「心流」、「正念」或「冥想」,這樣的狀態是快樂、愉悅和忘記時間的。忘我的靈魂,可以是在專注彈奏音樂、運動、表演等,我想,也包含在看這部電影的我們。
迷失的靈魂,在電影中,是指當一個人迷失了自己、對於事情過分的偏執、執著、沉溺,並且感到焦慮、絕望,日復一日如同行屍走肉。迷失的靈魂,可以是日復一日不知其所以的工作,是一種迷失。
我很喜歡在電影中,忘我靈魂和迷失靈魂,其實是處在同一地方的設定。
這兩種狀態,在現實生活中,都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一樣,不過,一個狀態帶給你幸福感,一個狀態就只帶給你滿滿的焦慮和痛苦。
這兩種狀態,在現實生活中,都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一樣,不過,一個狀態帶給你幸福感,一個狀態就只帶給你滿滿的焦慮和痛苦。
這兩種狀態,它們是如此截然不同,但,也只是一體兩面。
而心態可以決定,決定自己在哪種生活狀態。
Photo by David Monje on Unsplash
什麼是靈魂、生命裡的「火花」?
在投胎先修班裡面,每個靈魂,只要找到自己缺少的那一塊「生命火花」,就可以拿到「人生通行證」,成功來到地球上,享受、使用生命啦!
每一個靈魂的「火花」都不同,有些靈魂,是接觸到的音樂,便有了「人生通行證」、有些靈魂,是接觸到了繪畫、科學研究、巴拉巴拉等事物,便有了「人生通行證」。
所以,我們都認為,這個「火花」,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人生你擅長的事情。
而其中的22號靈魂,不想到人世間,更找不到、放棄尋找「火花」。
然而,22號和主角喬,陰錯陽差到人世間走一遭,22號終於能「吃到」披薩、能「看著」落葉飄落、能「走路」、能聽不喜歡聽的爵士樂。
然後,當22號回到投胎先修班時,就「莫名」有了人生通行證,所以代表他找到了自己的「火花」,可是,那到底是甚麼?
是聽爵士?吃披薩?看落葉?走路?
然後,當22號回到投胎先修班時,就「莫名」有了人生通行證,所以代表他找到了自己的「火花」,可是,那到底是甚麼?
是聽爵士?吃披薩?看落葉?走路?
直到主角喬,成功、心滿意足完成了演出,結果發現,達成了人生一直以來的目標,隔天…又是日復一日的生活。
喬回到了家中,用22號的視角再回想來一次22號在人世間的經歷,渾然忘我地彈奏鋼琴。
喬回到了家中,用22號的視角再回想來一次22號在人世間的經歷,渾然忘我地彈奏鋼琴。
然後,他才發現,
音樂不會是靈魂的火花、走路不回是靈魂的火花、吃披薩不是靈魂的火花,科學研究、世間萬物、興趣嗜好各種活動,都不是靈魂的火花。
音樂不會是靈魂的火花、走路不回是靈魂的火花、吃披薩不是靈魂的火花,科學研究、世間萬物、興趣嗜好各種活動,都不是靈魂的火花。
靈魂的火花,就是「想要活著」。
Photo by Jakub Skafiriak on Unsplash
生命沒有意義,因為,生命即是所有意義
我們從小被告知,生活要有目標、要有專長、要有興趣休閒嗜好,因為,這樣才會讓生命有意義。
但,那些都是只是我們對「生命的定義」罷了。
生命本身沒有意義,因為活著、使用生命,本身就充滿意義。
但,那些都是只是我們對「生命的定義」罷了。
生命本身沒有意義,因為活著、使用生命,本身就充滿意義。
我們的人生,可以不必有專長、擅長的事物,可能沒有啟發、沒有火花,有時找不到目標、甚至不知活著是為何。
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活著」這件事,就可以讓我們和彼此建立連結,可以讓我們走路、讓我們看著落葉、讓我們分享貝果、讓我們尷尬得要死發現大街上褲子破掉,然後讓我們不得不向不支持自己夢想的家人求救。
所以,我相信,只要是「活著」,就沒有「白活著」或「虛度光陰」這回事。
因為「活著」這件事,就可以讓我們和彼此建立連結,可以讓我們走路、讓我們看著落葉、讓我們分享貝果、讓我們尷尬得要死發現大街上褲子破掉,然後讓我們不得不向不支持自己夢想的家人求救。
所以,我相信,只要是「活著」,就沒有「白活著」或「虛度光陰」這回事。
生活裡的每一刻,其實都沒有意義和目標;但生活的每一刻,就是滿溢的意義與追求。
Photo by Greg Rakozy on Unsplash
關於死亡
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告訴我們,死後的世界(作古畢業班),到底要去哪裡、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像活著的我們,也沒有人知道,作古後,我們要去哪裡、會發生哪些事情。
也就是因為這樣,活著便充滿意義,
活著的每一刻,就算是變成迷失靈魂的每一刻,
也都重要且美好。
就像活著的我們,也沒有人知道,作古後,我們要去哪裡、會發生哪些事情。
也就是因為這樣,活著便充滿意義,
活著的每一刻,就算是變成迷失靈魂的每一刻,
也都重要且美好。
Photo by Eyasu Etsub on Unsplash
電影的最後,觀看電影的我們,準備好要「活著」了嗎?
在電影的最後,「傑瑞」告訴主角喬,
它們(傑瑞)的工作,常常需要啟發別人,但自己很少受到啟發,
因為受到喬的啟發,它們決定再給他一次「活著」的機會,
喬也就這樣跨了一步,朝生命邁去。
它們(傑瑞)的工作,常常需要啟發別人,但自己很少受到啟發,
因為受到喬的啟發,它們決定再給他一次「活著」的機會,
喬也就這樣跨了一步,朝生命邁去。
電影也在此結尾。
這一幕,我覺得就像是皮克斯的工作人員,
我想,他們的工作(像是編出這樣的劇本?)常常需要去啟發別人,但會不會自己也很難得被別人啟發?
但,事實上,每一個生命,在觀影的我們,
都是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火花」、「啟發」或者什麼「想要活著」的原因。
我想,他們的工作(像是編出這樣的劇本?)常常需要去啟發別人,但會不會自己也很難得被別人啟發?
但,事實上,每一個生命,在觀影的我們,
都是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火花」、「啟發」或者什麼「想要活著」的原因。
電影不只是給了喬,重新「活著」的機會,
更是給了我們重新思考「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意義」的機會。
2021/01/01,享受活著的每一刻吧!
Photo by Fabio Comparelli on Unsplash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